免费领取保险避坑指南
11月16日,保定市白沟新城街头,一名八旬老人出门锻练时,突发疾病摔倒昏迷,满脸是血。恰巧路过的白沟新城公安分局民辅警发现倒地老人后,迅速展开施救,并设法联系上了老人的家人。
11月16日下午,白沟新城公安分局政工监督室工作人员驾车前往管委会收取文件。途经某商城附近时,看到一位老人侧躺在地上。当时天气很冷,民警于是立即停车上前查看情况,发现老人脸上和手上都有血迹,尚有微弱意识。民警尝试与其交流,但老人口齿不清,说话没有逻辑。考虑到老人伤情不明,民警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上报分局指挥中心。当救护车到来后,又协助医生把老人扶上急救车送往医院。
为尽快帮受伤老人找到家人,友谊路派出所民警赶到医院了解情况。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交流,仍未能确认老人身份。此时,民警发现老人用手笔划着,好像是想要纸笔,民警立即拿来纸笔让老人写。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只在纸上写了马庄两个字。民警判断是老人的居住地,于是立即通过警务系统进行查找。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得知老人是容城县马庄村村民,并通过马庄村干部联系上了老人的亲属。
据了解,老人姓金,今年已经82岁了,平时身体就不大好。当天老人出门去散步,不料突发疾病摔倒受伤。经过医院治疗,目前该老人身体已无大碍。
保险测评一大堆,合同上百页,如何避免掉坑?
详情请查看
01 令人心痛的险“受害者”。
前两天有网友在网上控诉,几年前她母亲在保险代理人的劝说下陆续买了好几份分红保险+大病保险,当时代理人宣称几年后就可以部分取出,给她父亲交养老保险,剩下的还可以等她大点带她去各地旅游。
等到她母亲如今生病住院想起保险,才发现自己手里的保单跟代理人当初说的不太一样,几份保单,几乎都是终身分红险,现在想提前领出就要折本,损失几万元。
这几万元,对一个月入五千元的三口之家来说是巨款。
几年来,全家省吃俭用“存钱”,每年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放到保险里,但换来的却是保障功能却极低的终身储蓄保险,而且灵活性很低。
可以想象,当初那位坚强的母亲是满怀希望的存钱、供保险的,以为攒下钱放到保险公司收益又高又安全,过些年就可以给自己的丈夫交养老保险,让丈夫老有所依,也可以让高度残疾的女儿出去旅旅游,看一下大千世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时候用这十个字其实已经很难形容一些保险“受害者”的遭遇。
02 保险避坑,其实很简单。
很多人被保险坑,都是因为自己不懂保险,脑海里也没有明确的保险理念,只能被保险代理人牵着鼻子走,最后乖乖进坑。所以,买保险要想要避坑,首先要知道保险是什么,不是什么,到底什么情况需要保险,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要保险。
怎么配置保险才能避免赔不了或者赔得少呢?
点击获取详细信息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保险的意义不同。
如果李嘉诚买保险,看中的绝对不是得了重疾险赔多少钱,富人眼中的保险,是财富传承、是资产配置、是遗产分配。
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买保险的初心还应该是保障:病有所医,大病面前能有斗争下去的底气,也可以走时少些牵挂。
就像上文的案例,如果购买者换成收入颇丰的家庭,买终身分红险也没什么不妥,但对于月入几千的三口之家,一份咬牙继续投钱不甘心、退了更不甘心的保险,却成了难以承受之重。
买保险要想要避坑,首先要知道保险是什么,不是什么,到底什么情况需要保险,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要保险
告别不靠谱的代理人,保险避坑我免费教您
点击免费获取
这其中,买卖双方都有责任:如果投保人没有对保险的误解,只把保险当做保障的手段,而不是储蓄理财,就不会选错保险;如果无良保险代理人没有不择手段,而是谆谆善诱,帮投保人扭转错误的保险认识,都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
全国有800多万保险代理人,很多人接受几天话术培训就上岗卖保险了,让他们去做保险教育工作,很难。利益面前,能不故意误导客户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保险避坑,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有定力,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怎么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