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跌倒成老年人“头号杀手”,在生活中如何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痴呆症|脑中风_手机网易

2021-05-23 信安智囊 140

一提起家里的长辈

家里人最大的心愿就是

希望老人能够

身体健康

安享晚年

所以老人出门的时候

便一再嘱咐

要万事小心

害怕磕着碰着

更害怕跌倒

那么

为什么老人特别容易跌倒?

老人跌倒后的危害有多大?

平常该如何预防呢?

一起来看

为什么老人容易跌倒?

老年人的跌倒因素众多,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个人因素又可以分为身体自然衰老引起的生理性因素和疾病引起的病理因素。

其中生理性因素包括:

1、步态和平衡功能

这点是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往往为了弥补自身活动能力的下降,而更加谨慎、缓慢地踱步慢行,使得步子迈得很小,而且行走不连续,脚抬不起来,会增加跌倒风险。同时,灵敏性、平衡能力以及协同运动能力也下降了。

2、感觉系统

视觉、听觉、触觉、平衡觉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也会增高跌倒风险。

3、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中枢的衰退,影响着智力、反应能力及协同运动能力。

4、骨骼肌肉系统

很多老年人患有肌少症,甚至过于消瘦,步态的敏捷性,肌肉力量都会大打折扣,例如,老年人的大腿肌肉(股四头肌)力量的减弱就跟跌倒明显相关。而且,老年人骨质疏松高发,跌倒后髋部骨折风险明显增高。

病理因素主要是:

1、神经系统疾病:脑中风、帕金森病、小脑疾病等。

2、心血管疾病:体位性低血压、缺血性病变等。

3、眼科疾病:白内障、偏盲、青光眼、黄斑变性等。

4、心理及认知方面:痴呆症、抑郁症等。

5、其他:足底畸形及其他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尿急尿频而匆忙如厕、排尿性晕厥等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药物因素:

很多药物会因为影响意识、精神、食物不清、不太不稳、平衡能力减弱等,引起跌倒。其中,精神类药物和跌倒的关联性最强:例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安眠药等;另外很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而四种以上药物合用,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心理因素:

老年人越怕跌倒,越是行动缓慢,反而影响了步态和平衡能力,增加跌倒风险;同样,沮丧、情绪不佳等都会更加大跌倒风险。

外在因素:

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例如昏暗的灯光、湿滑的地面、不合脚的鞋子、不合适的家具高度与位置等。

老年人跌一跤的危害有多大?

最新权威研究表明,老年人跌倒中骨折比例高达31.79%,受伤部位主要是下肢(31.38%),其次是头部(22.46%)和躯干(20.71%)。中重度损伤占比为37.21%。

例如,常说老年人髋部骨折,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而骨折本身多数并不致命,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却非常凶险。

老年人身体机能明显退化,同时很多老年人伴有各种老年病,而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会引起致命性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久卧容易引起褥疮;消化系统也会随之经受挑战,营养摄入成问题;而心脑血管系统可能经此打击后,彻底停止运转。更有老年人,在旷日持久的治疗中,多器官功能衰竭。

这种种难关,致使跌倒成为65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因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

跌倒后该如何护理?

1、避免长时间平卧,尽量争取半卧位,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同时多翻身拍背,积极预防压疮风险。

2、适当床上锻炼,尽量争取主动肌肉活动,必要时被动锻炼,以预防血栓及肌肉萎缩。

3、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营养均衡,摄入较充足的蛋白质、钙等。

4、积极心理干预,多沟通,改善老人心理健康状态,避免老人持续不良情绪困扰。

5、积极健康宣教,积极预防再次跌倒事件的发生。

如何预防跌倒?

老年人自身方面:

1、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积极锻炼,推荐太极拳练习,研究表明太极拳能明显降低跌倒风险。

2、补充足够维生素D,理论上晒太阳可以补充足量,但容易受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皮肤吸收差等因素限制,推荐老年人每日额外补充400单位维生素D。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肌少症相关,适当补充可能减少跌倒风险。

3、 积极维持身体、心理健康,积极治疗老年病、骨质疏松症等,不擅自复合用药,注意调节改善心理健康。

家庭与社会方面:

1、 多方面为老人生活提供充分的便利,例如灯光、地面防滑等。

2、多与老人交流沟通,维持好的心情。

3、 积极防跌倒健康宣教,增强老年人防跌倒意识。

4、社会环境等硬件设施的防跌倒改进等等。

资料来源据科普中国(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关键词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2849号 粤ICP备 19016100号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科技园发展大厦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