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好邻居︱88岁独居老人摔倒,意外多了一个“大白”孙子|对门|房门|孙云|独居老人_手机网易

2022-05-31 信安智囊 63

“爷爷,我来了。”中午11时左右,王琪骋戴着口罩,拿着刚做好的饭菜,招呼一声,走进对门邻居孟老伯家。放下碗,收拾收拾桌面杂物,看阳光正好,顺手把窗打开,习惯得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手机响了,是“爷爷”的女儿孟阿姨发来的,王琪骋回复说:“爷爷现在醒了,午餐已经放在爷爷桌上了。爷爷把他脖子上挂的钥匙先给了我。”

这里的“爷爷”其实和王琪骋并不是祖孙,两个月前,他俩还只是偶尔照面的老邻居,是半个月前的一次突发事件,让王琪骋成为了孟老伯的临时“孙子”。

四平路街道供图(下同)

5月14日上午,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公交新村居民区开始进行核酸筛查。住在五楼的志愿者王琪骋穿好防护服,准备早些出发去现场做准备,维护筛查秩序。一开门,他吃了一惊,对门的孟老伯正无力地躺在楼道口。

王琪骋赶紧上前观察情况,并立即打电话向居委汇报,居委书记江明明三五分钟后便赶到现场。两人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确认没受什么伤,便把他搀扶起来,送回床上,并帮助其联系家人。

两人询问得知,这位88岁的独居老伯因早年患病留有后遗症,右手无力、腿脚不便,说话声也很轻。13日深夜,孟老伯不慎从床上摔下来,胳膊无力的他没法打电话向住在别处的女儿求助,想要向四邻呼救,声音又喊不出来,无奈之下,只能使劲挪动身体,来到大门外,寄希望于早起的邻居看见后能帮一把。

幸好王琪骋施救及时,孟老伯在床上睡了一会儿之后恢复了精神,原来,他只是一时脱力,身体并无大碍。得到父亲无恙信息后的女儿真是又惊又喜,对王琪骋和江明明万分感激。王琪骋虽然是个男同志,却很细心,考虑到孟老伯声音轻,而近期居民们都足不出户,安全系数较高,所以,当天上午将自己的房门和孟老伯的房门都开着,就怕自己听不见老伯紧急情况下的呼救声,中午还主动把午饭多做了一些,给孟老伯送过去。后来,这就成了习惯,王琪骋一直帮忙照应着孟老伯,老伯的女儿很感激,他却并不在意:“本来我也是自己做饭,每顿都给老人家带上一份,正好也能看看他。”

“味道怎么样?”“咸了淡了?”王琪骋每次都会问问孟老伯饭菜是否可口,孟老伯总是只夸“好”。一开始,他以为是老人不善表达,熟悉之后才发现,老人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所以,王琪骋更加仔细地观察起来,看看孟老伯把哪道菜或者哪种点心吃得最干净,就知道他对这种食物最感兴趣,下次会再多做一点。

王琪骋很细心,为了多照应孟老伯的身体状况和饮食起居,定时上午去开窗、中午去送饭、下午去关窗、晚上再去送饭,有时家里买了水果、酸奶等适合老人的食物,他也会给孟老伯带一份。为此,他特意从核酸检测志愿者这样的“外场服务员”转岗到了居民楼“内场”,主要协助楼组长开展楼内服务、消杀楼道、发放物资等,以便兼顾志愿服务和照顾邻居。左邻右里知道了,都夸奖他有爱心,是难得的好邻居,他谦虚地说:“其实也没做什么,我就每天来看一下,能帮的就帮一下,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新民晚报记者 孙云 通讯员 周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关键词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2849号 粤ICP备 19016100号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科技园发展大厦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