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陈沁 石青青)张奶奶今年70岁,最近不慎在自己家中的卫生间滑倒,一屁股坐在地上,当即感觉左大腿靠近髋骨处剧痛,无法站立,家人帮助其平躺并移送到医院,拍片发现髋骨骨折。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陈治卿指出,张奶奶家人的处理方式比较科学,没有盲目扶起或搬动,否则可能引发骨折错位,骨折断端会刺破周围的血管神经组织,容易造成不可逆的二次损伤。
实际上,老人是骨质疏松高发人群,跌倒后很容易骨折。出现股骨头骨折,老人通常站不起来;如果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老人虽然能站起来走路,腰却直不起来。这两种情况,应让老人先坐着或平躺,千万不可急忙扶起,否则会加重骨骼错位和损伤。如果手臂骨折,通常会出现疼痛、肿胀、瘀血,此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棍、雨伞等作为骨折部位的附着支撑物,采用手帕、丝巾、衣物、鞋带等跨关节缠绕固定住,并送往医院。
陈治卿还提醒,老人跌倒要警惕心脑疾病。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是老人突然跌倒的常见原因之一。若老人跌倒主诉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及手脚无力等情况,另外还有心前区疼痛、有压迫感,或跌倒后出现意识不清楚、手抖等情况,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对老年人而言,跌倒不是一件小事。特别冬季气温低,影响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增加了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思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每位老年人的照护者,应提高警惕,主动预防老年人跌倒。
预防要点
第一,科学的锻炼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和因跌倒导致骨折的风险。冬季和假日老年人不要中断锻炼习惯,天气不好时可改为室内锻炼。老年人运动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注意加强对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耐力等功能锻炼。比如,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还可以练习一些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小招式。
第二,家庭是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常见地点,可以对居家环境做适老性改造。比如,对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在卫生间、马桶、楼梯等位置安装扶手,去除室内地面高度差,改善室内采光和照明,夜间可使用小夜灯,更换高度和软硬不适宜的沙发等,搬走室内会阻碍老年人走动的物品。
【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