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扶跌倒老人反被讹!但结局神反转|小悦悦|撞人者|救助者|女大学生_手机网易

2021-12-06 信安智囊 378
图片关键词
免费领取保险避坑指南


老人跌倒,扶不扶?
近日,一位女大学生扶起自己跌倒的老人,打了120并陪同去了医院,拿出自己的生活费垫付了一千多元医药费。老人的儿女到医院后,老人却一口咬定是大学生撞到她的,于是老人儿女恶语相加,反讹大学生赔偿5000元
女大学生立即报警,警察调取监控才还了大学生清白,女大学生要求老人及子女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不然要求警察以敲诈勒索罪将其刑事拘留。
这个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是老人因为年龄较大免除刑事责罚,老人的儿子需要向女大学生支付5.6万元精神损失赔偿费,并向女大学生进行公开赔礼道歉。老人的儿媳因为言语粗俗恶劣,没有得到女大学生的原谅,被当地公安部门处以10天行政拘留。女大学生将5.6万元的精神损失赔偿费,都捐献给了公益慈善机构。
这个处理结果,很多人交口称赞,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女大学生做得是不是太过分?为什么不能宽容别人一次呢?
尽管网传信息有误,类似事件仍有探讨价值。美中不足的是,这则故事,会强化一个关键的法律认知错误,也就是说,似乎没有监控或者路人作证,好人难免遭受厄运。特别遗憾的是,此种错误极为流行,哪怕在高等学府,也不例外。

没有监控也没有证人

就要承担责任?


北京一著名学府,某知名教授演讲完毕,学生提问:校园外,老人倒地,我们究竟该扶还是不该扶?教授回答极富条理:其一,中国不像德国、法国等国家,没有“见危不救罪”,你们不扶助倒地的老人,不会因此背上法律责任。其二,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兴亡肩上扛,我鼓励你们去施以援手。其三,世道险恶,人心不古,请你们一定要做好证据的收集与保全工作,一旦被人讹诈了,坚决不让对方得逞。
听完这番演讲,在场的学生几乎都会认为,监控很重要,证据很重要……如果没办法自证清白,似乎很容易责任上身。
故而,不少人建议,各个路段,务须多装监控探头,以还好人清白。


以下这则案例,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
浙江某地,农贸市场,熙熙攘攘。卖鱼的A对顾客B大声叫嚷,你昨天偷了我的鱼!B矢口否认。众目睽睽之下,A仍然对B恶语相加,由于均无实据,双方不了了之。一周之后,B气愤难平,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调取监控记录。非常巧的是,A卖鱼的摊位,正处于摄像头覆盖范围内。监控记录显示,一周前偷鱼的,根本不是B,而是C。而且,从胖瘦、高矮等体貌特征判断,B与C完全是两个人。具有正常识别能力的人,都不会也不应当将B误认为C。B沉冤得雪,一周来的抑郁情绪得以纾解,大悲大喜之间,情绪波动过于剧烈,走出菜场后,竟倒地不治伤亡。
这场意外的惨剧,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如果没有监控探头,B就要对A承担偷鱼的侵权赔偿责任?还要赔上声誉的损失?其二,既然监控恢复了真相,偷鱼者另有其人,A是否应当对B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问题,容后一并回答。先说一个令人忧心的现实,民众似乎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如果被指称撞了人,被指称偷了东西,没有监控探头,也没有证人证明清白,就要承担责任。

十五年前的彭宇一案,无疑是这一认知的主要肇因。
2006年11月20日,一位徐姓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徐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事后鉴定,构成8级伤残。彼时,小伙子彭宇扶起徐老太,并与后来赶到的徐老太家人一起将她送往医院治疗,其间还代付了200元医药费。后来,徐老太指认 撞人者是小伙子彭宇,索赔13万多元。
由于彼时没有监控,也没有第三人作证。南京鼓楼区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补偿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彭宇”一案,给民众认知带来了巨大的误解。此种误解,贻害无穷,最痛彻心扉者,当数“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数分钟后,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碾压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令人非常难过的是,由于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小悦悦最终不治身亡。事后,小悦悦父亲含着眼泪说,如果当时有人经过扶一把小悦悦,她就不会经受第二辆车的碾压……
媒体记者回看了现场的监控,把十余位路人的情状做了如下详细的描述:
第一个人: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似乎看不到小悦悦,然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小悦悦躺在其正前方,他往下看了一眼,一拐弯绕过伤者。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走进监控范围后一直盯着小悦悦,却走得离孩子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备箱三轮车男,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对2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之后该红衣男子再次开车路过,看着小悦悦,却没有停步。
第五个人: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奇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凡此种种,人伦惨状,莫此为甚!
王阳明曾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民众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正是那难以破除的心中之贼。

谁主张谁举证

施救者无须自证清白


在法律上,举证责任至关重要。举证责任的要义是,在事实不清时,由谁承担举证责任,相当于推定了对他不利的事实。你去扶助倒地的路人,路人声称是你撞倒了他,如果法律规定由路人举证,相当于是法律推定了你没有撞路人这个事实。
法律正是这样规定的。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通俗地说,谁主张谁举证。道理非常直白:发生过的事实,会留下痕迹,对积极事实举证,显然比较符合逻辑。
这样,你扶助路人,路人指称你撞了他,他就必须通过监控或者第三人的旁证,来证明这一点。如果证明失败,你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好意扶助者而言,监控有或者没有,似乎并不重要。
那么,监控还有意义吗?
有的,对于确定倒地者是误认还是讹诈,监控仍然意义重大。

监控记录对于区分“误认”的种种情形

意义重大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只要是好意施救,大可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监控有没有,无关紧要了。
然而,如果被人“错误”指认,监控还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并不在于凭监控自证清白,而在于确定指认者是合理误认、存在重大过失的误认,抑或是存在侮辱诽谤、讹诈行为。
仍以浙江某菜场发生的案子为例(扶助倒地老人的情形,与此类似)。A指称B偷鱼,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证明不力,B自然就没有偷鱼。B无须自证清白,但调取监控的意义在于,证明A是否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通常而言,指称的“错误”,发生于不同的情形,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其一,合理的误认。如果监控显示,B与真正的偷鱼者C体貌特征非常近似,具有一般辨识能力的人,在类似场景下(菜市场人员流动频繁)都可能发生误认,则在此情形下,A由于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故失,故无须承担任何法律责任。B被“错误”地指称为偷盗者,完全是一场意外,A只需赔偿道歉即可。同样地,指称他人撞了自己,也可能是一场误认。
其二,存在重大过失的误认。如果监控显示,B与真正的偷鱼者C体貌特征差距非常之大,具有一般辨识能力的人,在类似场景下(菜市场人员流动频繁)都不可能发生误认,则A将B误认为C,显然存在重大过失。在情理上,指称他人存在偷盗行为,会对他人名誉构成重大影响,应当本着足够的谨慎与细致,避免误认,这是必须承担的注意义务。很显然,A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存在重大过失,构成了对B名誉权的侵犯。另外,A的公开责难导致B死亡,还可能侵犯了B的生命权。同样地,具有一般辨识能力的正常人,在类似场景下都不可能误认为是张三撞了A,则A的误认存在重大过失。
其三,故意的误认,将构成侮辱诽谤或者敲诈勒索行为。就侮辱诽谤行为而言,如果B进一步证明,A明知B没有偷鱼,或者明知偷鱼的另有其人,仍公然指称B偷了鱼,构成了对B的侮辱诽谤,情节严重的,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侮辱诽谤罪指的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侮辱、诽谤的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属于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行为人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就浙江某菜场一案而言,A对B的侮辱诽谤行为,导致了B死亡的严重后果,A可以被认定为构成侮辱诽谤罪。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构成敲诈勒索行为。举例而言,在浙江金华,一小伙扶起一位骑电动车摔倒老人,对方反报警称是被他撞倒,要求小伙赔偿数千元,后交警调取监控证实,在撞人那一刻,小伙离老人相当之远,老人显属存心讹诈。特别遗憾的是,交警只是将老人口头批评教育一番,并未追究其法律责任。其实,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敲诈勒索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另外,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如果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也就是说,“错误”指称他人,根据不同情事,会产生意外事件、侵犯名誉、侮辱诽谤、敲诈勒索等后果。

自愿紧急施救,造成伤害,可完全免责


最后,重要的是,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立法没有加上“但有重大过失的除外”,这是无条件免责的安排。也就是说,好意施救,但不慎导致被救助者伤亡的,无须承担责任。而且,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一条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如果救助人为此支出了费用,还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或许,日后条件成熟时,我国也应学习德法等国,推出“见危不救罪”。
德国刑法323条c项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救助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救助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刑。”法国1994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新增“怠于给予救助罪”,规定,“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
孔子《系辞》有云:“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说的是,上天所扶助的,是顺乎正道的事;人们所帮助的,是笃实守信的人。立良法,且良法为人所信,方可达天之顺,人之笃!
19楼APP热议

@应是雪满山:

多一些这样较真的女大学生,增加讹人的成本,这样有助于大家敢去扶老人。而不是有监控就一句自己搞错了,没监控就能讹一笔钱,这样谁还敢做好事。@HJL:老人不刑事处罚可以,但是应该公开道歉和赔偿!这样的判决到底是尊老还是“纵老”呢?如果老人诬陷我控告我,我连获得道歉赔偿的权利都没有,那我还是“惹不起躲得起”吧。

@David:

结果大快人心,法律的社会道德的推动作用,公平公正价值的体现,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来实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编辑:瓜子

审核:宛如

在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区间线】查看西湖游览船有新玩法上线!

裸辞5个月后,杭州姑娘决定去老东家面试,得到的答复竟然是……

快递检出阳性,全车销毁?多地紧急提醒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杭州老菜场旁的粗粮包子店,一天能卖两千多个

图片关键词
保险测评一大堆,合同上百页,如何避免掉坑?
详情请查看

01 令人心痛的险“受害者”。

前两天有网友在网上控诉,几年前她母亲在保险代理人的劝说下陆续买了好几份分红保险+大病保险,当时代理人宣称几年后就可以部分取出,给她父亲交养老保险,剩下的还可以等她大点带她去各地旅游。

等到她母亲如今生病住院想起保险,才发现自己手里的保单跟代理人当初说的不太一样,几份保单,几乎都是终身分红险,现在想提前领出就要折本,损失几万元。

这几万元,对一个月入五千元的三口之家来说是巨款。

几年来,全家省吃俭用“存钱”,每年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放到保险里,但换来的却是保障功能却极低的终身储蓄保险,而且灵活性很低。

可以想象,当初那位坚强的母亲是满怀希望的存钱、供保险的,以为攒下钱放到保险公司收益又高又安全,过些年就可以给自己的丈夫交养老保险,让丈夫老有所依,也可以让高度残疾的女儿出去旅旅游,看一下大千世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时候用这十个字其实已经很难形容一些保险“受害者”的遭遇。

02 保险避坑,其实很简单。

很多人被保险坑,都是因为自己不懂保险,脑海里也没有明确的保险理念,只能被保险代理人牵着鼻子走,最后乖乖进坑。所以,买保险要想要避坑,首先要知道保险是什么,不是什么,到底什么情况需要保险,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要保险。
图片关键词
怎么配置保险才能避免赔不了或者赔得少呢?
点击获取详细信息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保险的意义不同。

如果李嘉诚买保险,看中的绝对不是得了重疾险赔多少钱,富人眼中的保险,是财富传承、是资产配置、是遗产分配。

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买保险的初心还应该是保障:病有所医,大病面前能有斗争下去的底气,也可以走时少些牵挂。

就像上文的案例,如果购买者换成收入颇丰的家庭,买终身分红险也没什么不妥,但对于月入几千的三口之家,一份咬牙继续投钱不甘心、退了更不甘心的保险,却成了难以承受之重。

买保险要想要避坑,首先要知道保险是什么,不是什么,到底什么情况需要保险,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要保险
图片关键词
告别不靠谱的代理人,保险避坑我免费教您
点击免费获取

这其中,买卖双方都有责任:如果投保人没有对保险的误解,只把保险当做保障的手段,而不是储蓄理财,就不会选错保险;如果无良保险代理人没有不择手段,而是谆谆善诱,帮投保人扭转错误的保险认识,都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

全国有800多万保险代理人,很多人接受几天话术培训就上岗卖保险了,让他们去做保险教育工作,很难。利益面前,能不故意误导客户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保险避坑,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有定力,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怎么选。
图片关键词
免费领取保险避坑指南一份
点击查看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关键词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2849号 粤ICP备 19016100号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科技园发展大厦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