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我国意外伤害死去的人中,因为跌倒死亡的人数排名第四,而这些人中,又以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最多。很多老人因为跌倒导致骨折,又因为骨折后身体恢复能力差,最终不幸去世。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骨折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钙质流失多,而骨骼失去了钙质时候,就会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就会使骨头变得十分脆弱,轻微受力都会使骨头断裂,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骨折的原因。
骨质疏松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在活动时感受到浑身酸疼,严重的会出现没办法翻身,甚至行走。骨质疏松会导致脊柱变形,轻微的力量都容易造成骨折,非常容易压迫腹部,胸腔,给心肺带来过高的压力。
骨质疏松重点在预防,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骨质疏松,让老年患者不再不用提心吊胆的行走活动呢?
首先就是补充钙质,在骨质疏松的根源进行预防。每人每天应该摄入1000毫克的钙质,才能足够供给身体骨骼的需求,通过食用牛奶等可以达到补充钙质的目的,食用的量在一天400~500毫升为宜。当然鱼和豆腐也是富含钙质的食物,也可以更替食用。
骨质疏松患者最不能做的就是长期卧床,这样骨质流失会十分的快。有一定的运动量是保证骨质生成的重要因素。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带有一定负重性质的运动才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像是爬山,快走,跑步等,带有自身的重量或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少量的负重,对于骨质疏松的帮助非常大。游泳一类的运动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身体的重量都被水的浮力承担了大半,人就没什么重量了。
第三种是较为委婉的方式,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帮助身体对钙质的吸收,骨质的形成。仅仅靠摄入钙质是不够的的,只有钙质被吸收才能被身体利用,这时候维生素D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肠道的钙质吸收,减少肾脏将钙质排泄出去。
蛋类的蛋黄,瘦肉,坚果中的维生素D含量都是很高的,通过食用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补充身体的维生素D。不仅如此,经常晒太阳,也能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不仅维生素D能帮助骨质形成,维生素K2也能为照顾出一份力。维生素K2可以使骨钙素活性提高,增加骨质的密度,避免骨质流失。纳豆中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2。
除了这些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外,避免老人摔跤也是保证老人生命安全的一个重点。通过老人的鞋子,拐杖等辅助工具,都可以有效地预防老人摔倒。家人的陪伴也是避免老人独自外出时摔倒却无人搀扶的有效方法。
了解更多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能让更多的老年人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幸福的度过晚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