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明星在浴室摔倒而去世!医生忠告:这3类人,洗澡要小心|猝死|浴室|冷热浴_手机网易

2021-07-08 信安智囊 159

洗澡本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它不仅能洗去身上的污垢,还能够“洗去”白天工作后的疲劳,很多人每天都要洗一次澡,但浴室意外事故却频发,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对于一些人来说,洗澡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甚至有生命危险!

36岁明星在浴室摔倒而去世,洗澡竟也有生命危险?

大家还有印象吗?综艺男星黄鸿升9月16日在家中猝逝,享年仅36岁。警方调查表明,死者死因为洗完澡后不慎摔倒并撞到头,无人发现后才不幸去世。

洗澡摔倒去世的新闻不胜枚举,很多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浴室地砖的防滑性能上了,而事实上,对于一些人来说,洗澡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危险性的事情,不仅在洗澡时容易猝死,也容易因为洗澡而引发头晕,最终引发所谓的“意外事故”。

医生忠告:这3类人,洗澡要小心

第一类:饮酒后的人

很多人在醉酒后都喜欢通过洗澡或冲凉来醒酒,殊不知,这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

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肝脏进行代谢,肝脏的活动因此受到抑制,这时候就会阻碍体内葡萄糖的恢复。然而,人在洗澡时,体内的葡萄糖消耗速度会加快,而葡萄糖补充又不及时,此消彼长之下,就会引发头晕、眼花、全身乏力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人在这种状态下,自然就容易在湿滑的浴室内摔倒,也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因此,人在醉酒后,洗澡时需在家人陪伴下进行,洗澡时间一定不能过长,也可以在洗澡前补充一点葡萄糖。

第二类:体虚的人(多指老人)

老人是洗澡时昏倒、摔倒、猝逝的主要人群,这主要是因为老人身体比较虚弱,而体虚的人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时,体内的热量难以散发,毛细血管就会充分扩张从而导致大脑、心脏缺血,引发晕眩、昏迷或者心源性猝死。

建议,体质虚弱的人洗澡频率不要太高,洗澡时保持浴室内通风,哪怕在寒冷的冬季,洗澡时间也要尽量短,不要贪恋浴室内的高温环境。

第三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都不宜洗澡,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先兆脑梗心梗等人群,因为在洗澡时,身体经过高温刺激时,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这时候血压也会上升,容易引发头晕、昏迷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因此发生血管破裂。

很多新闻上所见到的“浴室摔倒身亡事故”,其实真相都是在洗澡时头晕甚至昏迷所引发的“事故”。尤其是每年一到冬季,就频出泡温泉时猝死的事故,多是上文第二类和第三类人。

洗澡时,需要注意3件事

1、洗澡频率

很多人以洗澡频率高为荣,认为这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事实上,洗澡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尤其对于体虚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洗澡要尽量少。

建议:在酷热的夏季时,可以每天洗一次澡;到了气候宜人的春秋季时,每周洗两次澡即可;到了寒冷的冬季时,每周洗一次即可。

2、水温

水温太凉、太热都会刺激血管,导致血管收缩或扩张,血压下降或上升等问题。而很多人一到夏季,就恨不能用冰水洗澡,而一到秋冬季节,就特别贪恋浴室的高温环境,水温也调得特别高。

建议,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水温都应该在与体温接近的27℃~40℃度。

3、洗澡时间

洗澡或泡澡虽然令人舒适,但高温、缺氧的浴室环境并不适合长时间逗留,尤其对于上文这三类人。因此,若无其它需求,洗澡时间就一个原则:越短越好。

一个方法,洗出一身好血管

我国著名学者马寅初先生在90多岁时还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他透露说,自己的身体与自己长期坚持“冷热浴”和“爬山”有很大关系,其冷热浴是老先生于1906年在美国留学深造时从一位90多岁高龄的美国医生处学来的。

据专家介绍表明,冷热浴能对身体能起到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硬化,稳定血压。

冷热浴的方法也很简单,每晚睡前用热水泡澡,水温以身体能承受为限,先在热水中泡15分钟(保持室内通风),出浴后会出一身大汗,过3~4分钟后再用冷水淋浴即可。

注意:此方法只适用于身体健康,没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另外,使用此方法洗澡需要循序渐进,一开始不要直接用冷水,而应该用温水,逐渐适应后方可“先热后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关键词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2849号 粤ICP备 19016100号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科技园发展大厦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