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是每个人都存在过的事情,尤其是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它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这是因为骨骼发育不完全,不能很好的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因此容易摔倒。而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加,骨骼的发育趋向成熟,除了一些意外,就算是不小心摔跤了,也不会出现较大的损伤,还是可以照常行走的。
但如果摔跤的人是年纪比较大的中老年人,那就不是爬起来、拍拍灰尘就走的情况了,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我国75岁以上的老人最容易发生摔倒骨折,而摔倒后的老人,一年内死亡的可能性高达40%,要比一些常见的癌症死亡率还要高,可以说意外摔倒是增加老年人死亡风险的第一要素。
生活中可能会引起老年人摔倒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下三方面,了解一下,可以判断家中老人是否存在摔倒的风险。
第一方面:身体疾病
不少老人出现摔倒,和身体内存在疾病有密切关系,比如脑梗、高血压、高血脂等急、慢性疾病,因为这些疾病最为基础的症状是头晕,而头晕容易出现视力模糊,进而增加摔倒的风险。同时还有些老人摔倒是因为骨骼和关节出现了问题,比如骨质疏松、关节炎,容易造成站不稳、走路崴脚等情况发生。
第二方面:所处的生活环境
根据调查,有超出50%的老人摔倒地点是在家中,这是因为家中是老人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而有些人会因为过度的熟悉,而忘记做好防意外跌倒措施,增加老人摔倒的风险。
第三方面:查看是否存在摔倒史
有研究指出,存在摔倒史的老人再次摔倒的风险是没有摔倒老人的4.6倍,如果家中的长辈近期有出现过意外跌倒,家人需要多加留心,同时做好日常的摔倒预防措施。
既然老年人摔倒后,对身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呢?
老人经常活动的区域要保证光照充足,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条件,可以选择在室内安装感应型的智能灯,保持好室内采光。
减少室内不必要存在的物件,比如插排、网线、电线等,有老人居住的家庭尽可能选择把这些东西固定到墙角或者是墙面上,减少室内地面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在家中各个地区做好放摔倒的措施,比如马桶周围加上扶手、上下楼梯做好拉手的延长,门旁边也安装一个拉手等,同时尽可能减少台阶式的装修模式。
老人在日常行走时,要尽可能的选择防滑性能高的鞋子,可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减少意外摔倒的风险。
尽早采取疾病控制,尤其是已经比较严重的情况,及时服用药物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减少血压、血脂过高或者是血管堵塞引起的视力模糊、头晕,减少摔倒的风险。
增强对骨骼密度和关节灵活性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适合自身体质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广场舞、慢跑等,可以增强骨骼的密度以及关节的灵活性。
以上是预防老人衰老建议采取的措施,虽然都是一些日常的小事,但对于预防意外衰老却有着不错的效果,而老人衰老也不是小事,如果出现可能会引起巨大的身体损伤,因此家人和老人自己都需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