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龄老人来说,一次骨折可能就意味着一次“生死考验”。近日,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成功为一名103岁老人实施了骨折复位微创手术,为老人和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在吴淞中心医院骨科病房里,做完手术的汤奶奶精神良好,并开始做一些术后的康复治疗。此前,折磨老人的剧烈骨折疼痛明显改善。“医生团队救了她一条命,我母亲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变化,我们家属真的非常感谢!”老人儿子蔡先生说。
今年10月底,汤奶奶和家人在浙江旅游时不慎摔倒,导致右大腿骨粉碎性骨折错位。因高龄风险大,去了几家医院都建议保守治疗、石膏固定。然而卧床期间,老人的骨折部位疼痛难忍、无法翻身,更难以入睡。看着老人痛苦的模样,家人想到曾经为老人动过手术的何医生。
早在20年前和30年前,汤奶奶曾因意外伤造成两次股骨错位骨折,都是由吴淞中心医院的何医生进行治疗。两次术后老人生活如常,还经常在家人的陪同下出去旅游。于是,这次老人的家人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再次联系了何医生。
“病人来了以后,发现骨头已经戳到肉里面了,骨折关节错位得很厉害,如果不做手术,病人只能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会越来越糟糕,可能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吴淞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表示,长期卧床会带来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机体其他系统的衰竭,对老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打击。一旦出现心肺功能代谢障碍等一系列继发性疾病,其中任何一种疾病对高龄老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经过综合评估后,医院骨科团队和麻醉科等相关科室联合制定优化方案,在老人入院后第3天便实施了骨折复位微创钢板固定手术,仅用半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当天下午,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好转,还能在床上翻身了。渐渐地,汤奶奶的胃口也好了,精神状态大大改善。
何主任表示,对于中青年人骨折来说,手术治疗通常是最佳选择。但面对高龄老人,骨质疏松严重、心肺功能较弱、手术麻醉风险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随之升高,所以大家常规认为保守治疗是最安全的。
但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变革,高龄老人骨折只能保守治疗的想法需要转变。何主任建议,当老年人摔倒后,家属应尽快送医进行专业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年龄其实不是手术禁区,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做比较实用的微创手术,不仅痛苦小、手术时间短,而且恢复快、效果明显,更重要的是减少保守治疗带来的严重并发症。”